足迹
长生可否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210大明长生华夏永昌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“以人为本,天下为公。”
    嘉靖反复品味着这句话,只觉得张执象这是把道理说透了,人才是一切的核心,文明的未来如果不是以人为本,那还有什么意义?
    真像安平说的那样,未来的世界高度机械化,财富被极少数人占有,其他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?他们还是人吗?还是说,其他的人,也成为了资本家的财富?
    那样的未来,真的比大明现在好吗?
    “与制度没有关系。”
    “自古以来,这场战争,就是以人心道德驾驭生产力的战争。”
    嘉靖明悟了,直接点明了要旨,人心道德就是性功,生产力就是命功,修行,须得性命双修,方才是金丹大道!
    空修性,没有命的守护,文明对于外来灾害的抵挡,就会无能为力。
    空修命,没有性去驾驭,文明无法解决内生的矛盾,文明发展越快就离毁灭越近。
    “没错。”
    张执象认可的点头,说道:“我们的内算一直很先进,但因为太先进了,所以不接地气,自古以来,能够探访大道之人寥寥无几。”
    “所以儒家把它变成了规矩,孔子立德,教化世人。”
    “但儒家这套,在董仲舒改为儒教的时候,就已经发生了变化,自宋以来,宋明新儒学是先进的,发展的,但学这一套的人,又变了。”
    “士大夫成为统治阶级,他们对六经的校注就会进行篡改。”
    “这个问题非常严重。”
    “他们对知识的异化所造成的垄断,比门阀世家单纯的垄断知识还要严重,因为学他们那一套出来的人都是走歪了的。”
    “如朱熹所说,存天理,灭人欲。”
    “何为天理?”
    “大而天地万物,小而起居食息,皆太极阴阳之理也。”
    “人有七情六欲,那是天理。”
    “人沉溺于七情六欲,那才是人欲。”
    “多少人教书,多少人读书,只看字的表面,不看朱熹对这四个字的注释?无限的拔高道德,拔高圣人之言,道德无法企及,人们也就不会心存道德了。”
    “士大夫阶层一边说要教化万民,一边又篡改真经,维护自身的利益。”
    “从而致使人们与得道越来越远。”
    “阳明先生秉持有教无类,认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都能收拾精神、自作主张,所以先生教书讲学,从来不问出身,常常百业之人,都在聚集听课。”
    “他们又说先生为了发扬心学,不择手段。”
    “可这学问二字,真的只能让儒生来读吗?不把真经交给百姓,百姓如何得道?”
    “所以。”
    “大明不是内算太先进,而是内算太落后了!”
    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”
    “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。”
    “大道不存,人何以堪!”
    张执象所言,可谓振聋发聩,个人、国家、文明,三位一体,以人为本,方能真正变法革新,结束这场延绵两千余年的战争!
    “我问世人,长生可否。”
    “我问国祚,长生可否。”
    “我问文明,长生可否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800wx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