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玉刚辞别了老中医回到了家里。
吴玉刚很少回家,虽然离家并不远。
在吴玉刚不在家的这几年里,家里的变化很大,姐姐出嫁了,哥哥成家了,母亲又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,吴家现在可以说是人丁兴旺了。
父母亲看到吴玉刚回家是异常的高兴,因为现在的吴玉刚虽然还不到十五岁,可是长得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差不多了,脸上也褪去了孩子的稚气。
母亲把吴玉刚拉到屋里高兴地说:“学完了吧!
可以回来自己独立了!”
吴玉刚看着日渐衰老的父母说道:“额,学业有成了,可以自己给人治病了。”
父母高兴地说道:“那好,今天晚上给你接接风,庆祝庆祝,吴家也出来能够为别人去除痛苦的郎中了。”
吴玉刚在家里安静的过了些时日,过了十五岁的生日。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在农村一般很小或者生活困苦和有一技之长的就出外谋生了。
过了农忙的季节,有一天在吃中饭的时候,吴玉刚就和父母说:“现在我也长大了,学有所成,男孩子就应该有自己的事业。”
父母问道:“那你打算以后去干嘛呢?”
吴玉刚说道:“好男儿志在四方,我想去外面闯闯,不能总闷在家里。”
父母有些舍不得就问吴玉刚:“那你打算去哪里呢?”
吴玉刚说道:“村子里,老中医还很健康,在这里我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发展。
您二老现在身体也都很不错,家里也有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帮忙了,我想去外面开个诊所啥的,这样自己也能够养活和发展自己,还能为别人多做些好事。”
父母说道:“出去锻炼是好事,可是你了解社会吗?在外面可不和在家里一样。
社会上什么人都有,你要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,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,然后才是为别人。
人可不都是像你想象的那么好。
在外面要先学会看事做事。
现在虽然没有皇帝了,可是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不能昧着良心做事。
更不能随意的去得罪别人,还要学会尊重,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。
在外面,虽说吃亏是福,其实就是别太拔尖抢上了,还得厚道些。
一份厚道一份福。”
吴玉刚默默地听着父母的教诲,对父母说道:“我读过那么多书,懂得这些道理的。”
母亲关切的说道:“我们知道你读过很多书,可是,我们怕的就是你像那些书呆子似的,只知道读书,不懂得人情世态。”
吴玉刚说道:“我懂得您说的。”
父亲在一旁说道:“你长大了,也有自己的想法了,也应该出去锻炼锻炼,见见外面的大世面,总在家里也不会有太多的好处,现在你毕竟还年轻,也应该出去历练了,村子里很多像你这麽大的孩子有不少都去外面谋生了。
我们虽然舍不得你出去,可是,男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成家立业,自己顶门立户过日子的,不锻炼怎么能行呢!
也不能总在父母的呵护下,蜜罐里养着。
那样也成不了什么气候。”
在一旁的母亲看着说话的吴明,心里难以割舍对吴玉刚的关心,就对吴玉刚说道:“我也懂得你爸的意思,但是,以后要是出去在外面,永远也不要忘了这里,即使混的不好,这小村子还有关心你的父母,生你养你培养的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。
啥时候也别忘了这片土地和这个村庄,它还是你的后盾。
要对得起培养你的那些人,不只是父母。”
吴明在一旁说道:“我们也没读过那么多书,就是怕你混不好。
不过要知道,摔跟斗也是成长的经验,不能跌倒了就不知道爬起来,就怨天尤人了,男孩子,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特长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。
不能依靠别人,更不能在别人的施舍下偷生,男孩子活的是骨气。
人即使穷,志气也不能短。
无论什么时候也要坚强的活着,为了自己和关心你的人。